**的扶贫大计,让昔日的贫困县摘掉“贫困帽”,摇身一变成为一方创业就业的乐土,产业发展带领农户走上致富路,奔向小康的康庄大道,使古老的“南明之都”乡村更有活力和生机。
贵州安龙县,地处南盘江上游的黔桂滇三省区交汇处,喀斯特山区地貌,一个个锥形小山紧紧相挨又互不相连。100多栋黄墙蓝顶的温氏扶贫家庭农场,错落在奇峰异谷、荒山草坡之间,产生收益将覆盖全县85个贫困村,对接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近3000户9500多人,成为安龙县脱贫攻坚的关键力量之一。
贫困户变股东共享产业分红
秋天丰收的季节阳光明媚,在前往安龙县招堤街道石灰村的途中,偶尔会看见不远处,有几个村民在半山腰的玉米地里互相帮助收割玉米,等待驼货的小马正在山间羊肠小道边吃草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,终于到达了石灰村,还没下车,就听到窗外向我们传来叫声:到三楼来!我们的到来,让这条偏远的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。
“贫困户代表、村里各组的组长还有驻村干部等都来了,通过逐一分组讨论,让贫困户公平地享受产业分红。”安龙县招堤街道办石灰村村主任王代龙一脸开心地跟我们聊起,石灰村入股温氏养猪项目的经过和**次分红大会时的情形。
2016年8月,在民进中央的关怀和帮助下,温氏生猪养殖一体化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正式落地安龙县。安龙县**希望通过引进龙头企业,发展生猪养殖产业,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增收。石灰村在了解过相关政策后,也希望在村里建一栋温氏扶贫生猪养殖小区,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增加脱贫和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正当石灰村满怀信心筹划时,合适的土地成了项目落地的“拦路虎”。石灰村虽然闲置土地较多,但大面积平整的土地并不多,加上道路狭窄,建好后解决通电、通水、通路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。经上级**相关部门人员,对猪场选址考察和测量后,否定了石灰村建设温氏扶贫养殖小区的提案。
“不能搞养殖,搞其他产业周期长、见效慢。”王代龙觉得在村里选择其他产业比较难,脱贫攻坚时间紧,没有好的产业支撑,脱贫出路就更难了。正当他们为这事发愁时,上级**部门向石灰村推荐了入股温氏扶贫养猪项目的方案,资金使用安全,入股分红逐年增加,固定时间分红。